匠心铸就“视”界之窗 创新驱动产业腾飞

浙江工人日报 2025年06月23日

  本报讯 记者胡翀 通讯员范潇予报道  日前,中国眼镜产业“大国工匠 互聘共享”促共富活动暨浙江台州眼镜产业“两新”深度融合推进会在临海举行。专家学者、大国工匠、行业精英及企业代表齐聚,共谋产业向“智能创新”跃升。

  本次活动由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浙江省总工会指导,台州市总工会、台州市委人才办、临海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。临海市总工会、临海市委人才办等承办。

  活动推出一系列突破性举措。现场启动眼镜产业人才“互聘共享”仪式,获聘的6名高水平人才将打破企业壁垒,促进技术智慧在产业集群内自由流动,为中小企业破解“人才瓶颈”提供助力。同时,台州市眼镜产业链“工匠学院”、“人才共享”驿站、浙江省光学学会临海服务站三大平台集中授牌成立。

  活动现场,台州眼镜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,汇聚浙江省光学学会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、东华大学检测实验室等10家单位,将协同攻坚技术研发、技能培训、质量检测、品牌升级、市场拓展五大领域。临海市人才科创基金设立,五项战略合作集中签约。活动后还举行了“两新”深度融合需求对接会。

  临海市康波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波表示:“‘互聘共享’让我们获得顶尖专家支持;产学研合作加速高校成果转化;工匠学院解决了人才供给难题,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。”

  会场外,台州眼镜产业展区展示了蓬勃的创新活力:盈昌集团新投产日产2万副镜片生产线、全国AI儿童眼镜生产基地签约落地、大光明眼镜技改提升老年光学眼镜产能50%、亚妮眼镜稳居电商潮流榜前十。“中国眼镜生产基地”和“国家级眼镜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”两大国字号招牌持续焕新。

  作为产业重镇,杜桥镇正系统性构建全产业链赋能生态:建成运营中国·杜桥眼镜城等产业载体,首创全国眼镜产业人才大赛,在拉萨设立“高原护目镜”检测基地;引入专业服务机构“长江创服”,与浙大、天津医大等20余所高校合作攻关,组建“共享人才”智库,组织校园招聘精准引才;做强台州(杜桥)国际眼镜展,塑造“杜桥眼镜”区域品牌,并在上海国际眼镜展设专区,推出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便利化服务。

  (下转第4版)  (上接第1版)

  临海市总工会联合杜桥镇创新“三链融合”产改模式(组织链、技能链、权益链),为产业升级输送人才动能。组织链上组建产业链产改联盟,创新“共享人才官”机制,助力企业获专利440项,降本超900万元;技能链打造“镜享未来”服务站,实施“订单培养”,引进高层次人才68人,培育技能人才1100余人;权益链参与制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规范,覆盖职工6.3万人,实现职工增收、企业壮大、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
  未来,临海市将依托台州市“两新”融合战略布局,加速AI科技与传统眼镜产业融合,探索“眼镜+科创”“眼镜+文旅”“眼镜+赛事”“眼镜+光电”等新赛道,持续培优产业链、激活创新链、厚植资金链、延伸人才链,着力打造AI眼镜创新策源地、高水平人才首选地、“两新”融合新高地及新质生产力实践地,推动眼镜产业实现从“传统制造”向“智能创新”的跃升。

浙江工人日报看天下 04匠心铸就“视”界之窗 创新驱动产业腾飞 2025-06-23 2 2025年06月23日 星期一